新媒体赋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ag贵宾会

新媒体赋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
2023/08/23 王岩 高硕

我国文化艺术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成就,然而进入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和新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传统文化艺术发展构成了新挑战。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和新科技实现传统文化艺术事业新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造福人民群众,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艺术当前的传播境遇,并结合具体案例探究了新媒体赋能文化艺术传承的策略,着眼于将传统文化艺术与互联网新媒介技术完美结合,以此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文化领域积淀了众多历经时间洗礼的艺术瑰宝和独特的民间技艺,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矿藏早已融入了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血脉。这些流传千年的文化精髓和文化遗产也正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基础和物质保障,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但在当下互联网飞速发展、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融媒体时代,如何利用好新媒介将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继承发展成了新的问题。

伴随着21世纪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传媒通信技术的新兴媒体平台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媒体时代在变革信息传播生态与格局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新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效率和传播ag旗舰厅首页的技术支持等方面均对传统文化艺术起到带动作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实时性和大范围传播也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提供了二次发展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设文化强国就不能背离时代发展的轨迹,要顺应时代潮流、紧贴时代发展,尤其是在数字科技发达的今天,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不能靠单调的口耳相传,也不能只在枯燥乏味的文字中学习,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借助具象的技术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中所具有的抽象的精神力量外化入育人的全过程,结合当今热点对传统文化再创造,破法而不悖法、学古而不泥古,打造新时代下既符合人们审美又不背离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艺术作品。

一、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播境遇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受到的青睐和重视与日俱增,但传统文化艺术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在媒体科技发达的今天继续传承下去成为值得思考的课题。在以前靠师徒传播、口耳相传的技艺正在互联网浪潮面前经历发展的阵痛,许多依靠于传统习惯进行传承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文化技艺也随着时代流行因素的变化、继承人断代、受众减少等濒临失传。其间既有现代化带来的传统艺术无法适应之前所依赖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有年轻人在城市化大潮驱使下离开农村从事现代化职业,导致农村地区传统艺术面临失传的窘境。另外,当前人们更习惯于在网络中寻找娱乐,而传统文化艺术、特色民俗艺术从表演形式、内容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有一种与时代脱节的感觉,加上新生代群体审美趣味更加年轻化,传统文化艺术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因而自然会在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受到影响。

信息化社会带来的除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还有日常生活的快节奏对人们耐性的削弱,因而碎片化传播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在媒介融合和网络通信发达的大趋势下,能够使人们一目了然的百字以内短消息、十几秒的短视频这种传播形式日渐火热,受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段落式、娱乐式的“碎片化信息”趋之若鹜,无论是新闻资讯、社会热点还是娱乐信息均能以碎片化传播迅速使受众接受。与阅读大段文字相比,人们更需要的是简单明了、切中要害的短消息,因而碎片化传播因其简洁性、高效率获得了公众的肯定。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短视频、短文式消息因其简洁明了的优点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其及时性、快捷性的特点能够让受众在短时间内掌握要点,以往长篇累牍的文章故事在短视频短文时代受众不到一分钟即可了解大概,提高了传播的效率。纵使通过抖音、快手之类的短视频和短文式新闻能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消息,但这种碎片化传播极易造成断章取义、与事实背离的现象。在以流量为重的互联网世界中,标题党、博眼球的情况时有发生,自媒体编辑为吸引更多浏览量不惜罔顾事实,将真实信息打散化简重组,以最能吸引流量的标题和内容将原本长篇事实剪辑成几句话甚至十几秒的短视频,人们在忙碌之余以最短的时间代价获取了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信息,这就使得信息歧义和虚假消息大行其道。另外,碎片化传播还会造成信息零散的现象,在把经典文化作品重新选片段剪辑后,虽能够做到节省时间篇幅,但却容易失去文化艺术作品真正的意蕴,容易产生误读的情况。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在欣赏时通常需要特定的时间含英咀华,细品其间意味,而在如今新媒体传播的境遇下,以碎片化传播的形式对文化作品进行删改很可能造成对文化艺术作品的误读和曲解,而且在娱乐性偏重的社交媒体环境下,泛娱乐化的传播趋势和传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传统文化作品教育价值的兼顾。

互联网高度发达同样带来了信息爆炸,特别是泛娱乐化信息泛滥冲击着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得各种信息充满人们的生活,各种娱乐化碎片化信息以大水漫灌式注入受众的大脑,公众不需要多加思考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这些不需耗费脑力的信息相比,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贵精神内涵在当下短、快的传播模式中难以形成竞争力,且传统文化艺术通常含有过于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受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在接触它们时不免会心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难以发挥其价值。中华文明历史积淀下来的精华并非当下能够快速制造的网络信息商品,而是需要人们静下心来体会的前人智慧结晶。因而,如何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如何借助新技术在多元化信息时代“出圈”,如何既符合当代公众审美趣味又不失中华优秀文化精髓是对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一个挑战。另外,在当前媒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话剧、舞蹈、曲艺、地方非遗艺术等需要受到时空场地限制的传统艺术也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如何通过新媒介技术吸引观众,以有趣、易懂的形式照顾观众的审美感受,进而让更多的人接受这门艺术,这也对从业者提出了要求。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覆盖面持续扩大,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成为突出特点。传统媒体以单向的传播形式向受众灌输信息,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而在新媒体时代,其双向传播的特点允许受众对信息做出反应,且受众可以通过评论、再次创造等表达自己对信息的情感,因而更容易吸引流量。另外,在大数据分析的加持下,新媒体的个性化推荐功能也可以使其他同样感兴趣的受众看到此条信息,怀有同样喜好的受众可以立刻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参与讨论与创作,这样能够使更多的人感受到参与感和归属感,为他们打造社区感,因而增强用户的黏度,提高新媒体吸引力。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提出了挑战,如何在坚守文化精髓的同时通过展现形式、语言文字的创新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也是新时代传统文化艺术需要突破的困境之一。

二、新媒介技术与新媒体平台赋能文化艺术发展传承

如果说长久以来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往往依赖于自我形成的、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那么进入当代,文化艺术的传播则更多有赖于媒介传播。数字化媒介和全新的展演技术在融媒体时代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开辟了崭新的传播渠道,同时也为广大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知。“作为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即时性、同步性的传播特点极大影响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模式和传播形态。无论是以往依赖于人际传播的传统技艺或是由于技术限制只能在一定区域内享有盛名的地方艺术特色,抑或是被普通民众评论为“晦涩难懂”“阳春白雪”从而敬而远之的艺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影响下都正逐渐面向网络民众展开神秘面纱,而这两者的存在也给予受众发声的机会,让人们可以在弹幕、评论中各抒己见,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之前少有机会接触的文化艺术。新媒体平台、新技术也为编者提供了再造经典、全新演绎传统文化的机会,正是这些新变化为社会打造了不同以往的全新文化景观。

互联网的不断进化为大数据的应用奠定了基石,社交媒体平台以及自媒体矩阵等多种形态的新媒体正借助于大数据的支持,发挥着重要的用户吸引和内容推荐引流的作用。这些技术在帮助传统文化艺术下沉到最基层、最末端方面展现出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各类艺术创作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其作品能够有效地与受众互动,平时喜爱艺术的民众在掌上平台上就能享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感,而社交平台的内容推荐体系又能发掘潜在受众,让更多的人对艺术产生兴趣,从而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加深其影响。新媒体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也因为艺术作品的不断输出进而实现平台的多元发展,增加平台价值。新技术的辅助和新媒体矩阵在传播、沟通方面的加持有效助推各类文化艺术不断“出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显现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新媒体与新媒介技术赋能舞蹈艺术传播

舞蹈艺术在国家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具有记录和表现重大事件、传播思想的作用,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和变革,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影响力有其不可忽略的作用。舞蹈艺术的内容价值较为多元,除了美学价值和记录历史、传承历史外,还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新媒体在舞蹈艺术的传播中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其传播优势首先表现在传播速度上,与通过传统剧场欣赏舞蹈表演的受众数量相比,新媒体平台上的舞蹈受众也更广泛。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10.51亿,借助互联网的高速上传和全球化传播特点,新媒体平台对舞蹈艺术的传播辐射范围广大,能够让更多的人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舞蹈艺术作品。另外,新媒体时代为舞蹈作品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宣传机会,传统的舞蹈编导创作团队通常以艺术创作为主,没有相应的宣发部门,而在新媒体时代,舞蹈作品从制作、编曲、排练、出演全流程均可用于宣发,除了优质的作品可以在制作完成后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首轮作品推广,舞蹈作品的台前幕后以及花絮等难以在正式作品中展现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跟进,为观众进行二次解读,开展作品的二次、三次传播。例如经典新媒体作品《唐宫夜宴》在其宣发过程中,团队除了宣传作品外,还在各大视频平台以解读花絮、解析创作制作思路的方式帮助受众进一步了解作品,感受舞蹈文化的魅力,既为观众普及了舞蹈文化知识又进一步塑造了作品的人物形象。

既往的舞蹈艺术展示往往强调观众的在场性体验,需要舞台现场的协作,而这种展演形式天然地将舞蹈与大部分民众分隔开来,形成对舞蹈艺术传播不利的场景。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为舞蹈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提供了有利机会,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舞蹈在视频新媒体平台的助力下得以与广大受众直接互动,人们在家中即可接触到以往需到剧院去、且看似“高深”的艺术,这为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例如抖音平台在2022年推出了“dou艺计划”,利用直播间对各类艺术进行推广传播。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也在其从艺50周年之际首次开启了抖音直播,与观众分享她从艺的心得体会,同时还在直播间中与新一代青年舞者开展互动,交流艺术创作经验,让生活之美、艺术之美走进百姓生活,唤醒人们感悟美的初心。此次直播吸引了超40万人次观看,通过直播间这种“新舞台”向大众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

互联网对舞蹈艺术发展的赋能不仅仅体现在其强大的传播力,还体现在新媒体平台流量的变现能力。据抖音数据统计,2021年抖音传统文化类直播新增直播场次达100万场,同时传统文化类主播的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01%。许多年轻舞者通过直播收获大量观众的喜爱,从而能够在直播中获得打赏支持,这既从精神层面使他们得到肯定,又在物质层面为年轻舞者坚持艺术追求、传播发扬舞蹈艺术提供了动力。在抖音和哔哩哔哩平台的舞蹈区以及国风区内就有很多有新意的创作者,他们不仅能够将自己独具特色的舞蹈技巧和新颖的创作思路通过互联网媒体平台充分展现,同时也能够在二次创作时将传统文化以及经典舞蹈作品与他们的观点进行有机结合,使舞蹈艺术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作品中模仿、演绎经典舞蹈作品,还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在作品中展现经典故事、传扬舞蹈文化。新媒体平台将优质作品带来的流量收益回馈给创作者能进一步激励、吸引更多喜爱舞蹈、喜爱国风文化的人参与,进而带动舞蹈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下,许多舞蹈艺术家也选择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个人账号,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艺术创作心路历程,解读经典作品。以《只此青绿》领舞孟庆旸为例,其在抖音平台制作的各种短视频向公众揭示了舞蹈的准备细节和幕后花絮,在该作品爆红后通过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推升了作品的传播热度。中国舞蹈家协会也在快手平台开设账号,2021年5月直播中国舞蹈“荷花奖”的评奖,观众在评奖期间每天都可以在固定时间观看多位专业舞者对45支精彩作品的展演,为大众提供了一场舞蹈美学的盛宴。

新媒体应用同样创新了舞蹈艺术传播的平台。哔哩哔哩与河南卫视在2021年合作打造了一档中国舞蹈艺术寻求创新的节目《舞千年》,该节目以剧情讲述的形式串联式展现了24支中国舞蹈,这些舞蹈有的取材于中国历史经典故事,有的来自经典文学篇章,还有的讲述了重要历史事件。《舞千年》不单单是中国古典舞,还涵盖了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等类型,在时空角度上纵贯汉、唐、宋以及近现代,这样的融合式节目通过剧情讲述将每支舞蹈串联起来,将舞蹈、武术、戏曲等中国经典传统文化元素融会贯通,既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带来的震撼又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普及文化知识。《舞千年》借助新媒体展现形式配以综艺媒介属性,在媒体搭桥、艺术跨界的联通中实现艺术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从传播学角度来看,b站作为社交属性的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有不同的形态,《舞千年》正是通过b站社区的实时性、互动性以及社群属性得以迅速传播,实时性确保在b站上活跃的受众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推送,对节目进行了解,互动性使得观众能够在弹幕和评论区中实时留下观点,并与导演组进行讨论。在《舞千年》的评论区中可以看到有观众自发作的古体诗,还有与导演编导的直接互动,导演在评论中对剧情进行解释,观众提出他们的观点和问题供导演组对剧本进行改进,这些讨论使观众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可以主动参与、主动贡献的角色,提升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活跃度,有助于节目的进一步传播。这种将舞蹈艺术与综艺节目相结合的形式既包含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又在节目中弘扬了传统文化,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新媒体与新科技赋能书法艺术传承发展

书法艺术是一项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代表,与中华儿女的成长息息相关,与其他传统文化境遇相似,互联网时代对书法艺术也同样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以“互联网 ”“大数据”助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新的命题。科技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ag旗舰厅首页的技术支持、传播渠道和物质支撑,在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生产、文化监管等多领域推进文化繁荣。

尽管先进的技术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前提,但是相较于文化行业这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来说,新兴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同样可以为振兴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将书法与先进技术相融合,再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能力会提高书法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提升对书法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使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延续下去。

科技为书法的传承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和君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智能书法台,为书法在新时代的传承传播做出了典范。该设备可用于传统毛笔书法写作、交流、展示和教学,主要投放于国家各层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各类商场、街区,供人们体验。设备为体验者全方位地营造了仿真环境,通过用仿真毛笔在电子砚台中蘸墨,便能够在仿宣纸的电子屏上自由书写,书写完成后可以进行云端存储、字迹优化、加盖印章、实时分享、打印等,并可以在设备上查看其他作者的实时作品,并可请专家为作品打分。现代生活中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笔墨纸砚,人们也大多不再以纸笔为主要办公工具,取而代之以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这使得传统书法文化的保护、传播受到阻碍。以科技驱动发展,以文化为核心内涵,这样的“科技 文化”新模式既能保护、发扬传统文化内涵,又贴合当代生活实际,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智能书法台融合了文化内涵和数字技术,丰富了人们文化生活,提升了教育型体验,这一虚实结合的文化体验新模式为书法艺术的全球化传播开辟了新方向,使传统文化更新颖,有助于激发文化活力。

新媒体平台也为书法文化的传播贡献了新时代的科技力量。《2022抖音书法数据报告》显示,借助短视频和直播间了解学习书法、传播书法知识的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过去一年,书法类内容创作者增长161%,书法类内容累计播放量达1074亿,被点赞次数超过30亿次。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注书法的用户中,18—40岁的中青年占总人数的72%,这充分表明“写好中国字”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群体的认可。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为人们获取和推广书法艺术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使公众可以便捷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书法名家也开始通过新媒体直播间分享书法创作历程,与观众交流书法心得。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在抖音直播间通过开展“为网友批改书法作业”活动在互联网掀起一阵学习书法的热潮,他以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式与人们互动,推广了书法知识的传播。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获得者、著名书法家崔寒柏通过抖音直播的形式为网友讲解书法知识,与大家交流书法创作过程并展示其精湛的技艺。各种传统非遗文化特色在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反映了文化发展的新形态,不仅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青年人群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还有助于传统非遗文化适应当代社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互联网 新技术 传统文化”的组合能够使经典得到现代化包装,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新媒体赋能音乐艺术传承发展

音乐艺术因其易于传播的特点而更加贴合网络传播的特质。“现在的艺术欣赏方式不同于传统音乐的单向传播,网络时代的人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到音乐创作中来,从单向接受到多项参与,从欣赏到自由创作再到重新推出,让每一位音乐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创作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这也正是当下的艺术欣赏方式。”目前国内一些知名音乐人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音乐艺术的传播,为音乐的普及传播增加了新的路径。近几年,国风音乐渐成风潮。国风音乐为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音乐注入了流行和古典文化两种元素,这种多元化的融合极具形式和内涵的多样性,在歌词和编曲方面,既沉淀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寓意,又将广受听众欢迎的流行元素巧妙地融入创作之中。新媒体平台成为国风音乐的主要传播平台,创作者以国风音乐为背景音乐,结合自编自创的国风舞蹈在各大视频平台广受关注,促进了音乐艺术的传播和传承。

更多音乐艺术传播的案例出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有古风歌曲《天仙》《木桥小妖》《归去来》等,也有作品《万境》《芒种》等融入了京腔的歌曲。这些作品在传播后很快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被大量的网民加以二次创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作品的传播。不仅仅是国风音乐,民乐在新媒体平台的助推下也获得了新的传播热潮,其中一支备受瞩目的“唐音乐队”民谣乐队,自进驻抖音平台以来,已经发布了超过200支音乐视频作品。他们将民乐与西方乐器相融合,以独特的风格演绎民乐,二胡、笛子、古筝等传统民乐乐器被创新性运用,赋予听众全新的民乐审美体验。他们发行的作品《黄种人》中,将竹笛这一传统乐器与吉他、键盘等现代乐器进行了完美的碰撞,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该作品累计播放量超过2300万次,引起了关于民乐的广泛讨论和关注热潮。以哔哩哔哩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为民乐的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4年,b站为支持民乐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推出了“中秋民乐演奏赛”,该活动获得成功后又配合平台特性和用户需求,推广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二次元民乐”,为民乐迎合年轻人口味、增加传播范围助力。如今,b站的民乐创作人众多,已经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民乐领域不断“出圈”。2021年,由b站up主“柳青瑶”与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打击乐手王佳男合作的《兰陵王入阵曲》,也是备受瞩目的音乐作品。近年来,b站播出的跨年晚会吸引了大批观众,民乐节目每年都会在晚会上出现,《韵·界》《万物笙》等作品更是引发了“现象级”的热搜,在民乐中掀起了一阵热潮。

音乐作为全世界通行的一门艺术,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特色。即便人与人之间语言不通,但音乐艺术诉诸感性的形式以及与生俱来的柔性吸引力对不同受众群体均具有潜移默化的情感效应。进入新时代,音乐发展更加多元,在科技的助力下出现了电子音乐、二次元音乐等新音乐概念,对音乐的界定也更加宽泛。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使民乐与西方乐器的跨界融合成为可能,辅以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力为传统民乐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也使民乐在当代互联网文化中不断“出圈”。

新媒体赋能美术艺术传承发展

传统美术艺术作为一门视觉化的艺术,在互联网时代更有利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和下沉。抖音在2020年举办“国艺风华鉴”系列文化艺术主题活动,邀请各地知名绘画艺术大家入驻直播间,与热衷于美术艺术的网友们分享传统山水国画、花鸟画等作品的创作历程、作品赏析及鉴赏方法。据数据统计,此次系列直播活动话题讨论量超过2740万,累计吸引超过30万用户进入直播间,这场国画艺术主题活动俨然成为一场国风文化的云端盛典。新媒体平台直播间改变了以往观众对传统美术“曲高和寡”的印象,通过专家直播以及网友在线互动讨论,有助于打破高雅艺术的“次元壁”,促进专业国画知识的有效传播和交流,让普通民众也能了解并学习到专业的国画艺术知识。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既能为传统美术艺术的传承和社会化传播贡献力量,又能为有热情但缺少展示平台的普通创作者助力,支持他们实现美术梦想。

短视频平台上不仅有美术艺术大家,还有美术教学者和热爱美术的草根画家,新媒体平台传播美术艺术的一大优势,就是使所有热爱美术艺术的人都能平等地得到被看到的机会,其中来自山东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丁春梅就通过美术收获了大批粉丝。丁春梅从小热爱画画,但因条件限制她只能通过零星的书画报刊来了解美术,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学习美术。她手持烧火棍,在墙上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经典人物、历史故事,在她的笔下,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雷锋、林黛玉等形象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如今,他在全网积累了400多万的粉丝,单条作画短视频播放量最高超过3640万次。在丁春梅的画作中,多有八仙过海、桃园结义、貂蝉拜月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些让传统绘画艺术走进群众生活并得到普通网友喜爱的极具特色的美术创作者,在新媒体时代的助推下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新媒体时代对文化艺术传播的影响

以上概述了融媒体时代为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生态带来的改变和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这一事实表明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以及与如今的传媒手段相互融合的关键意义。互联网时代以前,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方式较为保守,多为口耳相传或纸质化传播,依赖于人的代代相传,这种传播模式影响范围小,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为明显,且文化艺术的发展呈现较为自然的状态,富有地域特色,更贴近当地百姓生活。然而,随着网络开拓了人们生活和沟通的疆域,文化艺术如果不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其传播与发展将会大打折扣。新生代群体更倾向于借以网络了解世界、感知和接受艺术,文化艺术作品纵然有其传统的传播方式和市场定位,但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助力,其传播效力与影响力或将减弱,乃至失去当前在市场中的份额。现如今,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传播媒介,因而文化艺术的发展亟须适应现实条件的改变并以此探索出符合实际的全新艺术传承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采用互联网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与传承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尽管传统的文化艺术传播方式不可替代,但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平行的文化艺术传播渠道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现实。

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新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化舞台展现形式的深入融合重构了文化艺术传播的交流形式,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刻的认同感。新媒体平台借助其互动性和实时性的特点,能够让受众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新技术的发展也使枯燥乏味的古籍文字活了起来,提供了全新的了解、学习经典文化艺术的机会。在上千年漫长的历史沉淀过程中,我国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传承中丧失了原始的历史背景,而利用数字技术如vr虚拟现实等则可以真实地再现那个时代的场景,以便让人们更好地感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图景和历史背景。例如《国家宝藏》节目,采用全息影像技术等多种数字科技,对国宝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并打造出沉浸式的情景舞台,形象地讲述了国宝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该节目主要探讨中华优秀文化典籍,挑选其中最为值得研究的传统文化作品,运用“文化节目 戏剧 影视化”的手法,刻画这些文献的成书背景、核心思想以及流传的精彩故事,以期让这些文字得以在节目中得到生动展现,使观众能够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汲取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样优化了现代文化艺术传播的技术构成。文化艺术传播从最初的纸媒传播、影艺剧院传播等传统传播形式到现在结合新媒体平台、新传媒技术传播,打破了传统传播形式的限制,为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动漫ip、虚拟人物、人工智能、虚拟vr实景、8k高清视频等各类新技术都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提高了文化艺术在当代的传播效率,同时也将传统经典文化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了其影响力。如今,在8k超高清数字技术和4d动感影像的帮助下,《清明上河图》已被重新打造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成为一个可沉浸体验、可分享的展演项目。这一项目可以让参观者沉浸式游览画中所描绘的汴京城,切身感受那个辉煌的盛世时代中千姿百态的生活景象。通过vr技术能够让沉睡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让观众跨越千年时空,切实感受到文物的魅力。近期在山东美术馆举办的济南国际艺术双年展吸引了大量观众,由艺术家田晓磊打造的系列作品《神话》走红网络,其中一组“机械臂维纳斯”跳舞的画面尤为引人注目。经典雕塑作品《断臂维纳斯》被作者赋予机械手臂,跟随着音乐舞动,蝴蝶、章鱼、蜗牛被赋予人的特质在屏幕中优雅舞动,作者借以个体形象表达人类与技术的关系,为人们思考人类在未来如何与科技共处、如何演进等提供了新的讨论。这些科技文化创新产品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为研究文化艺术内涵提供了新方向,有助于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改革创新,而时代的发展也为创新文化经典提供了新的可能。

技术的进步丰富了文化艺术的传播途径。在以往,只有艺术家的作品才能够被展览、刊登,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无数热爱艺术的人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艺术创作展示给社会公众,同时也能够通过互联网随时欣赏艺术作品并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在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文化艺术传播不仅能够打破时空地域的局限,还能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开拓其艺术创作新思路。数字化媒体的深入变革为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和创新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条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ag旗舰厅首页的技术支持。

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带来了质的飞跃,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物质前提。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打开电脑或手机,就能通过实景vr、电子游览、视频化展览等方式身临其境般参观博物馆、艺术馆,欣赏艺术杰作。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让藏于深宫大院的艺术珍品走入方寸之间的电子屏上,让以前只存在于书本中的历史典故活了起来,让静止的美术、书法、雕塑流动起来,突破了传统的空间隔阂、技术限制。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交空间的放大,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电影《哪吒》走向海外,《罗小黑战记》在日本掀起风潮;而在国内,故宫文创品成为网红热卖,敦煌文化在指尖被看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借助于新形态媒介,传统文化在当代也有了新的表达方式,穿过大街小巷、走近普罗大众,在新时代开出灿烂的花朵。数字化ip并不仅仅只是传播的载体,“媒介”本身就是文化内容的一种。无论是“国潮”的涌动,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迅速“圈粉”,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破次元融合碰撞都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新传承的积极探索。我们开始尝试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把中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努力探寻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良方。如今,国风文化的流行和各种出圈爆红的融合式文化艺术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传承,而如何运用新媒介、新技术向世界诠释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文化艺术精髓,如何持续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如何创新性传播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仍是文艺工作者们需要继续探寻的课题。

(作者王岩系山东省第二批签约艺术评论家,高硕系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