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滨州日报/滨州网全媒体推出《巨变寻踪——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滨州纪实摄影展》,向全社会征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滨州发展进程的图片,用影像盘点滨州的行进路程,用影像回顾滨州人的成长台阶。
本期推出的是滨州日报原摄影部主任李建国的《我所见证的滨州改革开放四十年变迁》。
作者寄语 :
我庆幸自己以一个摄影记者的身份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大潮,手中的相机伴随着我见证了滨州的发展变化。
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有着清晰或不清晰的回忆和故事,像历史的经纬线如流水般诉说着平凡的生活,虽平凡中却在缓缓地诉说着四十年的变化。一路下来,前后对比,城市乡村、民俗风情,尤其是人的变化,四十年的影像对比里,说天翻地覆都不为过。翻看过去的作品岁月弥久而生发对滨州一种更醇厚的感情。
——李建国
上世纪七十年代,惠民县何坊乡某村农民在排练春节文化活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活塞厂工人的机械化作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利建设工地人畜同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门诊楼。
嘉陵摩托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时髦的代步工具。 这是1981年惠民县某村的姑娘们在学骑嘉陵。
“冰客”临门。上世纪八十年代,雪糕是惟一的解暑饮料。在公交车站,卖雪糕的小贩抢抓发车前的最后时间兜售雪糕。
牲畜拉着一种叫做“耧”的播种农具,后面有人把扶,边走边摇,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同时完成。
赶上马车看大戏。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戏就是最好的乡村文化大餐,为了能看上“大戏”,许多家庭套好马车,拉上家人到几里、十几里地之外去看戏。
惠民地区运输公司汽车一队的停车场。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麦收后去粮站交公粮。
六街菜市场——鲁北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菜农们在市场上卖菜。
鲁北一带住的土坯房的原材料是“坯”,它的制作过程叫脱坯,脱坯、盖房时四邻八舍齐上阵。
乡村集市的理发匠。
农田里的“摇篮”。农民用这种农具对农田进行精耕,孩子在篮子里一是可以压重平衡,二是兼顾照管孩子。
原渤海六路(黄河三路到黄河四路段)的新兴市场。这里,曾是滨州城乡较大的服装购买集散地。
原三八商店(渤海七路黄河三路)路口,举行正月十五“闹玩”活动。
邹平小田家村是改革开放的典型村,曾经是惠民地区的第一个电视村。
赶集路上。曾记每隔五天的大集是很多农村人盼望的日子,大人孩子坐一车去赶集购物看热闹。
牛耕时代。
撤地设市
2001年1月11日,地级中共滨州市委、市纪委成立暨揭牌仪式。
2001年1月11日,滨州撤地设市庆祝大会举行。
2001年1月11日,滨州撤地设市仪式上重要的揭牌时刻。
交通工具的变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滨州街头的自行车大军。
滨州影剧院西侧大厅曾是滨州首家证券公司——万通证券的交易地点。拥挤的“停车场”看得出前来“炒股”的人很多。
滨州市区第一代公共汽车。这是从汽车站到人民医院的3路公交车。
滨州第一批公交车。
2000年代滨州的第一个双层公交巴士。
通讯工具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末,博兴县兴福镇一位农家老人在用通讯传真一体机接收传真。
滨州街头的公共电话亭,曾是城市街头的一道风景。
市民在街头插卡打电话。
两位手拿移动电话的个体商户在水产市场谈业务。“大哥大”,曾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卡特在邹平
1997年7月25日到27日,原美国总统卡特到邹平访问。
邹平是我市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农村试点窗口。
当时的地区领导与卡特热情交流。
卡特在邹平走进学校课堂访问。
卡特在邹平福利皮鞋厂访问。
卡特在街头和邹平群众交流。
城中村
滨州城中村改造初期,城和村并存。2003年摄于滨城区市西街道张八棍村。
城中村改造进程中,新建的楼房与待拆的平房。
城中村建设改造中,居民的旧习惯还在。
城中村改造前的大片平房。
作者简介 :
李建国,生于1948年,籍贯山西省长治县。曾任山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滨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滨州日报社摄影部主任,主任记者。
自1978年从事专业摄影工作近40年,足迹遍布全市所有的乡镇和有关单位,拍摄了大量图片,积累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城建等多方面的大批珍贵资料。在省级以上各类报刊发表作品累计千余幅。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展览并获奖。